主页 > token.im官网 > 公用电脑变成挖矿黑工了?有人4个月收入4.30,000,大学采取行动

公用电脑变成挖矿黑工了?有人4个月收入4.30,000,大学采取行动

token.im官网 2023-01-29 06:26:11

“白天玩游戏,晚上挖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武汉大学生刘晓军(化名)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其所在大学已下发《全面查处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通知》,定位校园内“挖矿”行为,并进行拦截并阻止关键 IP。

时代周刊记者统计不完全。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发布通知,对学校计算机和服务器进行排查,并发出警告,严防“挖矿”木马病毒。指导。

多所高校工作人员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高校整治“挖矿”与上级要求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清算作业有关。

虚拟货币“挖矿”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发行虚拟货币的过程。近年来,虚拟货币的暴涨价格引发了“挖矿”热,一些高校机房也成为“挖矿”重灾区,甚至成为一些人获利的工具。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挖矿”木马病毒侵入高校和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校园“矿工”

“2021年下半年,一个前辈可以通过挖矿赚取数万美元。” 刘晓军表示,2021年8月,虚拟货币以太坊走出高位行情。他用笔记本电脑“挖矿”,“一天能挣几十块钱,‘挖矿’的技术门槛不高,很多同学都在打工。”

许多高校已采取行动。2021年12月22日,广东某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发布通知称,11月以来,该校已监测214个网络终端的“挖矿”活动。

2021年9月6日至9月9日,浙江省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省7个地区20家国有单位的36个IP地址进行抽查,对一批公共资源进行排查整改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违纪 经抽查发现,浙江某高校经核实,有6个IP地址参与“挖矿”活动,均在通过运行积极“挖矿”使用实验室公用电脑或个人电脑的“挖矿”程序软件。

来源:视觉中国

“‘挖矿’会对笔记本电脑造成一定的损失,高昂的电费也让室友不满。因此,一些学生使用学校实验室公共机房的电脑‘挖矿’。” 刘晓军透露,一些电脑专家还在学校里种公用电脑。进入程序,入侵主机,获得主机控制权,然后植入“挖矿”程序,让电脑被动“挖矿”,隐蔽性更强。

本次抽查发现,校内部分工作人员也有非法“挖矿”行为。浙江省温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临时工靳某某利用校舍、电力、网络进行虚拟货币“挖矿”,4个月时间挖出2.4个ETH,获得利润约4.3万元。

此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教中心机房管理员丁某某与劳务派遣员何某某共同使用办公电脑,购买了3台“矿工”投入信息化工作。建筑从事采矿乌鸦硬币。累计111天,盈利1.5万元。

2021年10月8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发布公告,监测发现,全省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高达4502个。从IP地址的归属和性质来看,其中约21%属于被入侵并用于进行虚拟货币“挖矿”的高校和企业。

“虚拟货币‘挖矿’赚钱快,但成本也高,利用公共资源挖矿,可以转移成本。” 拥有多年“挖矿”经验的王林(化名)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挖矿”的主要成本是显卡消耗和电费。高性能“挖矿”显卡价格昂贵且难以获得。一些高校和企业的计算机设备配置较高,可以满足“挖矿”的要求。

“这样,既不用高价购买设备,又不用承担电费,两方面的成本都可以转移。” 王林说道。

公用电脑成为“黑工”

“挖矿”木马病毒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降低成本,将矿机程序植入他人电脑中进行挖矿,获取非法利润。这种非法侵入用户电脑的矿机程序被称为‘挖矿’木马。” 哈工大与CERT实验 财政部发布的《挖矿木马技术简析》披露,“挖矿”木马会影响政企组织组织系统运行速度,占用计算机资源,并可能中断业务正常运行。

此外,“挖矿”木马通常会关闭防火墙、获取管理员权限、植入后门等,窃取核心业务数据挖矿对电脑的损耗,发起勒索等其他网络攻击。

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业内人士主动“挖矿”的情况很少见,更多的是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让公用电脑“黑工”被动“挖矿”,极难发现。

上述广东某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发布公告称,已发现214个网络终端存在“挖矿”活动,主要与用户网络安全意识不足、防护措施不足有关,导致感染“采矿”病毒。

浙江突击搜查的78个单位中,有32个单位因主机或网络设备感染木马而被动“挖矿”。

根据奇安信发布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典型案例集(2021)》),2021年上半年,奇安信安全服务团队参与处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事件590起,其中“挖矿”木马占所有恶意程序类型的18.8%,仅次于勒索软件。

2021年以来挖矿对电脑的损耗,监管部门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力度不断升级。

2021年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止个人风险向社会传导。场地”。这被视为国家层面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明确打击。

当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关于整顿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要求加强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监管。据时代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为实现“清”虚拟货币挖矿的目标,15个省份开展了虚拟货币“挖矿”专项整治活动。

在整治浪潮下,高校加大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清理力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2021年12月13日,贵州大学明确表示,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坚决实现教育系统挖矿活动清算”任务的要求,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虚拟货币出于任何原因或使用任何设备在学校“采矿”。采矿”和贸易活动。

进入2022年,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整顿。

国家发改委1月10日在官网发文,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行业”。同日,央行济南分行发文警示“挖矿”风险,指出要充分认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虚拟货币“挖矿”木马病毒攻击,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